不知不觉中,已经离开校园多年,从IT公司的市场策划,到报社编辑记者,再到人力资源企业的企宣,这些年在不同行业的混迹,最大受益在于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遇到各样稀奇的事。
回头去看,最迷茫的,不是面对跳槽改行,也不是升职加薪的压力,而是初出校门踏入社会那一刻的不知所措。我不是HR,也不是职业规划顾问,但在人力资源行业呆的这些日子里,想明白了许多过去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在这儿,与同为80后的朋友们进行分享。
什么样的简历才是能看的简历?
几天没开部门的邮箱,今天打开一看,竟然有五十多份简历,几乎全是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花了一下午,看完简历,感慨颇多。
首先,弄清楚所发的邮箱是不是人事部门的,如果把简历错发到业务联系或者企业员工的个人邮箱,很可能导致简历到不了人事部门。如果是统一的校园招聘,最好是填写企业提供的简历提交表格,更利于HR查阅。以邮件形式提交的简历最好直接粘在正文当中,即使加附件,也要在正文中进行大概介绍,没人会愿意打开一封没有正文邮件中的附件。其次,简历中请附上一张认真拍摄的标准照,HR并不是一定要招帅哥美女,但照片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求职信中,“^_^”、“*∩_∩*”这类网络表情,应聘中就省省吧。
再次,实习经历不是越多越好,应聘文员,企业是不需要你的化工厂实习经验的。同时,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专业与职位的相符程度虽然不是绝对相关,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想试图跨专业就业,简历里应多突出与职位相关的优势,而不要对海投简历抱有任何期待。
“我应该做什么?”一个学艺术设计的小妹妹来北京找工作,把简历交到我手里,便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规划以及求职意向:“最好是活动策划或者企宣,要不做市场推广也行”。对于很多学文科的女孩子来说,以上这些职位往往都被列入了求职意向中,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活动策划、企宣、市场推广都不属于赢利部门,有几个老板敢于用毫无社会经验的新人来为企业花钱呢?
我应该做什么?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回答不了的问题,在真正进入这个职位前,对这份工作的所有揣测都是没有根据的,尤其对于尚未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通过第一份工作去认识自己,去了解社会及行业,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