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即将过去,重青记者根据重庆37 家上市公司2013 年发布的高管离职公告统计发现,监事职位离职人数最多,汽车业位居各行业离职人数榜首;重庆亨特斯猎头公司总经理雷海告诉重青记者,我国的高管离职率为12%~15%左右,香港地区为10%,美国、日本仅有8%和3%左右,重庆高管离职率比美国略高一个百分点。
不难看出,公司部分监事是直接从原有职工中选出,被选出的员工既要行使管理职责,又要履行普通职工的义务,必然会造成监管不利。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前提下,监事一职很难有效地发挥其岗位职责。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牛海鹏告诉重青记者,这与监事制度预先的安排有关,公司从企业内部员工中选出监事,监事的利益很容易跟管理层的利益一致,即使在管理方面监事发现了问题,他也未必会真正提出。一方面碍于高层里的利益不方便对外透露;另一方面,出于对员工履行的责任,内心产生纠葛,鉴于这个职务所承受的压力,迫使他不能继续在这个职位上干下去。
“很多欧美国家的上市公司和咱们国内一样设立有工会,在形式上没有大的出入。但是,国外的监事代表工人与底层劳动者的利益,可以更好地行使权利。但在国内,受监管制度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工会的职权在逐步削弱。在权利削减之后,就致使监事在职权运行中出现各种问题,难以达到当初设立该职位时的目的。”牛海鹏说。
汽车业排行第一
如果说重啤被收购事件造成公司大的人事变动,那么这几年的汽车行业的高管应该会随着行业的景气继续坚持在原岗位。
在记者统计的重庆高管离职名单里,车企高管成为上市公司离职率最高的行业。各上市公司公开材料显示,汽车行业离职人数为9人,高出房产行业4人、金融行业6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11月,汽车产销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83和9.50个百分点。
在汽车销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为什么还出现大批管理者辞职的现象呢?对于辞职原因,各公司给出的原因较为模糊,千篇一律的注释为个人原因。
“我国的汽车行业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数量众多,管理难度较大,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冲突也比较多,其他行业的劳动者队伍就没有这么庞大。所以在利益方面的冲突就会增大,压力也就大了。”牛海鹏说。
在牛海鹏看来,管理者因平衡不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致使其离职的因素可能也存在。
“在企业刚发展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可能就更大,因为企业在发展,公司的效益就会增加,便造成在工资分配上产生利益冲突,问题一旦凸显,无形中给管理者带来了压力。”
重庆市高级心理咨询师徐凌也向记者称,在他们公司来排解心理压力的客户有很多来自劳动密集型行业,汽车行业占据多数。

建峰化工离职人数最多
如果说重庆啤酒高管离职的因素归结于被嘉士伯要约收购,建峰化工的高管离职可能更多的是受企业经营亏损所致。
自12月12日以来,建峰化工共收到8名高管的辞职信。辞职的名单里,含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
记者查阅了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财务报表,数据显示,本季度归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4.32%。事实上,建峰化工自今年一季度开始,净利润就开始下滑。无论是第一季度还是上半年都出现了超过50%的利润下滑。
在今年上半年,建峰化工以评估净值15820.32万元的价格,向大股东建峰集团收购部分资产,以减少与大股东间的关联交易。
“无论是什么原因,但一个公司发生并购,部分管理者可能会在合并后的公司中失去岗位,不仅涉及岗位被调整,董事会的执行力还可能发生变动,这种可能性比较大,所以这些管理者心里可能会不安。”牛海鹏对重青记者说道。